“芦溪电瓷”是如何逆市走强的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众多企业举步维艰。然而,记者走进芦溪工业园电瓷工业城却见到另一番热闹情景:生产车间机器轰鸣,装卸车间工人忙碌穿梭,营销部门捷报频传。据统计,仅去年1至11月,芦溪县电瓷生产总值达15.3亿元,同比增长55%;电瓷出口订单7800多万美元,总量占全国电瓷产品出口的30%以上。
市场是“命根”,抓住了市场就抓住了发展先机
芦溪电瓷曾经占有全国中低压电瓷70%的市场份额,但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市场萎缩,资金难以回笼。
为此,芦溪及时调整思路,瞄准市场做产品,加快技术改造,提出从中低压电瓷生产为主向高中低压转变,以电瓷为主向环保瓷、工业瓷、陶瓷转变,以内销为主向内外销转变三大转变。针对电瓷企业产品低质同构、市场销路狭窄等现象,芦溪引导电瓷企业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向高压电瓷、电容器瓷、电气化铁路瓷、棒瓷、环保陶瓷、电瓷配套增值等方向发展,向高科技含量要市场。同时,利用产业优势,大力引进和发展硅板、电瓷附件、电瓷废料回收加工等配套企业,大大延伸了产业链,形成高、中、低档产品均衡发展,国网、省网、城网、农网市场需求均可满足,电气化铁路产品、电器产品均能生产,国内、国外市场不断巩固拓展的良性生产格局。
就在国际金融危机乌云笼罩之时,芦溪瞄准我国电网和铁路建设不断加快,以及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很多地区和国家农网改造正在陆续进行的机遇,继续加大了中低档线路瓷生产,来自东南亚地区、非洲的产品订单纷至沓来。
政策是“氧气”,出台好政策就是为企业助力
危机面前,好的政策就是企业生存的“氧气”。
芦溪县出台的《加快发展电瓷产业的意见》和《加强电瓷行业管理的若干规定》,引导着电瓷企业整合资源,实施强强联合和品牌战略。
总投资2亿元的强联电瓷公司就是具有“标本意义”的强强联合。这家由江西强联电瓷制造有限公司和江西怡源绝缘子有限公司等多家实力雄厚的电瓷企业组建而成的新公司,引进全国乃至世界最先进的设备,生产出高档次的超(特)高压大棒型、大套管绝缘子。其开发的等静压干法成型技术,是目前国内采用该项新技术生产电瓷的七大厂家之一。
危机面前,更要“抱团取暖”。在培育效益型现代企业的同时,为加强行业管理,芦溪制定了《电瓷行业商会章程》、《行业自律公约》等一揽子规范电瓷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组建电瓷进出口公司,设立电瓷产品研发和电瓷质量检测中心,建立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公共信息化平台、产品展示平台、岗位培训平台和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并与湖南大学“联姻”,组建了萍乡电瓷工业培训学校等。
如今,电瓷产业已成为芦溪最具活力的“经济板块”,全县规模以上生产企业共有54家,产品行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和全球欧、美、非、亚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