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溪县上埠-百年电瓷名镇焕发新生机
面对破产国有企业遗留下来的设备、厂房、土地,是任其自生自灭,还是充分挖潜?萍乡市芦溪县上埠镇给出的答案是后者。这个拥有100多年电瓷生产历史的电瓷名镇因企施策、腾笼换鸟,使5家市属破产国有企业闲置资产重新得到开发利用,成为萍乡市国有闲置资产处置的生动范例。
上埠电瓷产业发端于1905年,延续至今拥有产品40多个系列、600多个品种,年产量达10万余吨,销售网络遍布全国。上世纪80年代,驻于该镇的萍乡电瓷厂、萍乡市瓷厂、市元件一厂、市工业瓷厂、市第二电瓷厂等5家市属国有企业生产红火。进入2000年以来,这些国有企业相继出现生产和经营滑坡现象,先后停产直至破产,遗留大量闲置资产。该镇党委、政府一班人认为,要把闲置的“劣质资产”变现为“优质资产”,就得因企施策、腾笼换鸟、深入挖潜。为此,该镇积极配合有关主管部门,为企业改制提供优质服务,采取卖、租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使闲置资产实现了保值、增值。
江西强联电瓷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西大为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是当地处置国有闲置资产的两个生动缩影。强联的前身,是创建于1977年,在2003年停产、2010年正式破产改制的市属国有企业萍乡市第二电瓷厂。2006年,芦溪本地7名企业家联合购买该厂整体资产,新建江西强联电瓷股份有限公司。运营多年后,这家企业成为江西唯一一家使用等静压干法成型生产新技术的电瓷行业龙头企业,其研发生产的220KV—750KV五种棒型产品填补了产业的空白,产品远销美国、意大利、挪威、南非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江西大为玻璃制品有限公司于2011年整体租赁原萍乡市瓷厂的闲置厂房、设备,经过总投资3.8亿元的改造新建后,公司生产销售两旺,产品远销中东、西欧等地区,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400多人,人均工资达到2000多元。
通过“腾笼换鸟”,上埠镇所在的全部市属国有企业闲置资产得以充分利用,成功转型为非公有制企业,逐渐焕发出第二春。目前,该镇涌现出规模以上非公企业28家,201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8亿余元,是改制前5家市属国有企业工业总产值的5倍多,全镇电瓷产品结构实现高档次、高质量、高附加值,电瓷产业结构呈现出规模型、环保型、高科技型的新面貌。